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列举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方面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2、正确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评价其历史功绩
难点:理解汉武帝“罢黜把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正确评价汉武帝
教学过程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1)诸侯王势力强大(七国之乱)
(2)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颁布“推恩令”:主父偃。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削爵、夺地、除国:严厉镇压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3)建立刺史制度:划分13州,一州一刺史,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文化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兴办太学(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在长安兴办,以儒家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客观作用和消极影响
客观作用: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消极影响:这一措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钳制了其他各派思想的发展,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全面传承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 “焚书坑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异 | 方式 | 以粗暴野蛮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 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排斥其他各家思想,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
结果 | 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 |
同 | 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 ||
三、盐铁专卖
1、背景:(1)西汉初,私人铸币还未完全禁绝,大多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2)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1)统一铸币: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盐铁官营、专卖: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3)稳定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北击匈奴
1、背景
(1)匈奴南下袭扰
(2)西汉被动和亲
(3)西汉反击匈奴
2、漠北战役——对抗匈奴的高潮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将领:卫青、霍去病
(3)结果:汉军取得胜利。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南迁
课堂总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版图拓展)
当堂检测: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目标1
A、窦宪、窦固 B、卫青、霍去病 C、窦固、霍去病 D、窦宪、卫青
2、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为密切( )--目标1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3、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是( )--目标1
A、半两钱 B、蚁鼻钱 C、五铢钱 D、大钱
4、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目标1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目标1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