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备课模板(试用版)      

课题名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适用年级:二年级                      

单位名称: 高柳学区                 设计者:李思军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

  1.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是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2、学习目标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3、学习重难点

探究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评价任务   (注明指向目标几)

画一画、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出示情境图)

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入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 并适时板书特征)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谈话:经过同学们自己猜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对比交流。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认识多边形。

认识五边形。

谈话:我们知道这个鸟巢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做成的,你知道蓝色的鸟巢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操作交流,认识五边形)

2、认识六边形。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自主练习第3题。

四、自我评价:(看情境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将今天学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特征,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