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实验中学“目标导引+任务驱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导学案
课题名称 《劝学》复习学案 |
命制人:齐来宝 孙娜 审核人:苏慧 使用人: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 |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劝学》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把握古今汉语词的异同,做到对《劝学》的准确理解。 2、理解文中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任务一:运用知识清单中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24分钟) (一)解释下列句中 “绝” “假”“而”的意义(8分钟) 1、绝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③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以为妙绝。(《口技》) 2、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③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④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3、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登高而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梳理并掌握《劝学》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8分钟) 1、 通假字 2、 古今异义 3、 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三)书面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钟)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任务二:提升训练(8分钟) 要求:口头翻译下列文段,书面解释挖空字词。 1、 绝晋人有美玉,邻人凯觎,屡盗而不得,为绝( )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 )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 ),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 ),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 )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2、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 )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战乎?故冯婉贞曰:“ 诸君而(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 )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婉贞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 )思也。众应之。既而( ),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 )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 );其行,乃巾帼英杰而。
任务三:分析《劝学》中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明观点的。(8分钟) 要求:形成书面答案,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