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三角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杨辉三角,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2.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应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掌握“赋值法”并会灵活运用.
【评价目标】
1.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可通过课后网限时训练本节课的内容,统计本节课错题情况,根据错题的数量和集中程度来评价.
2.在传统评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解题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进行评价.
3.评价形式应多样化.评价形式除可利用微信小程序班级小管家批改晚上作业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交流区留言、使用课堂测验、课堂抢答、开放式活动等评价形式.
4.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量避免终结性评价.
【教学重难点】
1.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赋值法”的实质并能应用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本节课将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
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抢答问题等方式探索杨辉三角的奥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教师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增强教学效果,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二项式定理.
教学准备:课本、学案、练习册、练习本、文具、教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知识回顾】
1.二项式定理:
.
这个公式所表示的规律叫做二项式定理.
(1)等式右边的多项式叫的 ,共有 项.
(2)其中各项系数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 .
(3)通项是二项展开式的第 项.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
设计意图:借助空中课堂,给学生时间,通过让学生自己根据提供的知识点复习填空,使得学生从自己学过的知识点入手,快速
进入数学课的学习,并为这节课的学习做知识储备.
【导入新课】
计算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并填入下表
![]()
n |
|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思考:从上表可以发现,每一行的系数具有对称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规律呢?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在练习本上完成表格,根据自己计算的数据,猜测规律,可在评论区留言,老师适时引导及表扬,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随时关注助教老师发的学生上课情况,提醒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参与到课堂中来.
【讲授新课】
为了方便研究,把上表写成如下形式:
上面的二项式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
引导学生一起来借助杨辉三角验证刚刚在评论区的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得到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每一行的两端都是1,其余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实际上反映了组合数的下列性质:
2.每一行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数相等.
实际上反映了组合数的性质:
这两个性质较简单,学生大部分可以得到,另外两条性质,教师需加以引导:每一行数字(二项式系数)都是先增大在减小,所以每一行(二项式系数)会有最大值,哪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呢?另外,第一行的系数和,第二行的系数和,第三行的系数和,以此类推,第n行的系数和呢?再次观察杨辉三角,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表达.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可以得到以下性质:
3.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n是偶数,其展开式中间一项 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n是奇数,那么其展开式中间两项 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
4.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
即
给学生时间做课本30页的例1,初步感受赋值法的魅力.
随机提问学生通过例1的解答,结合性质4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同学答完以后再找同学回答补充,最后老师给出结论: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思考为主,教师适时地抛出问题进行引导,而且让学生先猜想,然后一起验证其结论的正确性,学生注意力会比老师直接给出集中,学生会关心自己的结论是否会得到验证,从而会更好的参与到空中课堂中来.老师适度的关注评论区,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课堂节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
【知识应用】
1.二项式系数性质的应用
以课本例2、例3为例,学生思考以后进入抢答环节,学生进行作答讲解,老师适当的总结以后,进行变式练习:课本30页第1题、第3题.学生在评论区留言,在绝大多数同学给出答案后,找学生起来简单讲解.
2.赋值法的应用
在前面课本例1练习中学生已经对赋值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赋值法相对来说较为抽象,所以教师给出例题引导学生,师生一起来进行解决:
例2.设 ,则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3)求 的值.
引导学生观察所求式子与展开式相比较的联系与区别,思考通过给x赋予什么数值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从而一起解决问题.
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变式训练:
设 ,则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3)求 的值.
提醒学生注意与例题的联系和区别,快速计算并作答.
教师简单的进行总结.
3.与杨辉三角有关的问题
例3: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斜线上方箭头所连的数组成一个齿形的数列:记这个数列前n项和为,则
等于( )
采用检测的形式做答此题,可以统计正答率,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做出鼓励.之后进行类似的简单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新知识学完的基础上,快速的进入知识的应用,可起到巩固提高的效果,通过空中课堂练习过程中以学生自己作答讲解为主,老师指导总结,但是难度偏大的题目,可选择师生一起思考作答,空中课堂没有办法看到所有学生的作答情况,不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但是教师会随时关注评论区,对于学生在解题中提出的问题,有代表性的进行解答,对于一些时间关系解决不了的,建议学生课下微信单独问老师进行详细解答,确保让问题全部得到解答,让学生学习上尽最大可能性不迷惑.
【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式练习中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
【课堂小结】
1.了解杨辉三角.
2.借助杨辉三角,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3.注意赋值法的灵活应用.
4.注意:区别二项式系数的和与各项系数的和;
区别奇(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与奇(偶)数项系数的和;
区别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系数最大项.
【数学文化】
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杨辉三角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
【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上“课后练习”部分;(见学案部分)
2.课后继续了解杨辉三角的历史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始终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探索,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时刻通过评论区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适时给予引导,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是,空中课堂毕竟没有办法面对面的感受学生学习的情况,没有办法像平时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在讨论中学习,实在是一大遗憾,争取再好好构思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贴近常规课堂.
【备课资料】
数学人教B版选修2-3课本及教师用书、新课程标准、选修2-3的相关课外资料书.
【学案】
杨辉三角
课型:新授课 主备:李明君 审核:曲兰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杨辉三角,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2.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应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掌握“赋值法”并会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赋值法”的实质并能应用解决问题.
课堂预习案
1.认真阅读课本29页-30页,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
2.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知识点填空.
(1)什么是杨辉三角?
(2)从杨辉三角中猜想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每一行的两端都是________,其余每个数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行中,与首末两端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等.
③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n是偶数,那么展开式_______________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如果n是奇数,那么其展开式_____________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
④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展开式的各项二项式系数和等于1024,求展开式中含
的项.
例2.求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变式练习1:课本30练习A的第1题、第4题.
例3. 设 ,则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3)求 的值.
变式练习2:设 ,则(1)求 的值.
(2)求 的值.
(3)求 的值.
例4. 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斜线上方箭头所连的数组成一个齿形的数列:记这个数列前n项和为,则
等于( )
变式练习3:如图数表满足:
(1)第n行首尾两数均为n;
(2)图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
则第10行的第2个数是________,第n(n≥2)行的第2个数是________.
课后练习
1.在(1+x)2n(n∈N*)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
A.第+1项 B.第n项
C.第n+1 D.第n项与第n+1项
2.(多选题)(x-)10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
A.第4项 B.第5项 C.第6项D.第7项
3.(x-1)11展开式中x的偶次项系数之和是( )
A.-2 048 B.-1 023 C.-1 024 D.1 024
4.若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
A.10 B.20 C.30 D.120
5.已知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其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则n等于( )
A.4 B.5C.6 D.7
6.若(1-2x)2 009=a0+a1x+…+a2 009x2 009(x∈R),则++…+的值为( )
A.2 B.0 C.-1 D.-2
7.5310被8除的余数是( )
A.1 B.2 C.3 D.7
8.已知n∈N*,则1+3C+32C+…+3nC等于( )
A.3n B.2n C. 4n D.5n
9.满足C+C+C+…+C+C>1 000的最小偶数n为( )
A.8 B.10 C.12 D.14
10.(1+2x)n的展开式中第5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______项,系数最大的项为
第 项.
11.在(x+y)n的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8项的系数相等,则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________项.
12.如图,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中,第______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个数与第15个数的比为2∶3.
13.已知(1+x)+(1+x)2+(1+x)3+…+(1+x)n=a0+a1x+a2x2+…+anxn,若a1+a2+a3+…+an-1=29-n,则n=____.
14..若的展开式中,倒数第5,6,7项的二项式系数顺次成等差数列,且展开后项数为奇数个,试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课堂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