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3b582378cdcdbd47582bad019e527

云门山回民学校集体备课案         七年级历史  主备人:张肖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教学目标

(一)通过课本34页相关史事,识读《战国形势图》,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战国七雄”的含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通过课本37页知识拓展,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

(三)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难点;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精讲10-15分钟)

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请大家一起分享同学讲述的小故事。(出示漫画“立木为信”)

设计意图用漫画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战国七雄

1)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晋文公曾经称霸诸侯,春秋末年,晋国权力落到卿大夫手中,这些卿大夫经过长期的斗争,剩下了韩赵魏三家,三家一合计,把自己的“老板”晋国的国君废黜了,自己另起炉灶,这就是“三家分晋”。

2)田氏代齐

齐国本来是姜子牙的封地,战国时期,齐国的卿大夫田氏也把自己的“老板”废黜了,自己当“老板”。这就是“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学生活动:(观察教材第32页《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

历史角度:齐、楚、秦、燕(春秋时期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

地理角度: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加深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

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师生互动: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有什么不同?

春秋的争霸战争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而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争。春秋的特点是争霸,战国的特点是兼并。通过争霸和兼并,中国逐渐走向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讲述战国时期著名战争的经过,进一步丰富了历史知识。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大败赵国,确立了在军事上的强国地位,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了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那么,为秦国最终能够完成统一六国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的事件就是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教师过渡:请说出在此之前我国使用过哪些农具?比如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等?假如现在给你们一块土地开垦、耕种,你们可以从以下工具(石农具、骨农具、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农具)中挑选一种进行劳作,你们会挑选哪一种呢?

学生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回答:石农具、骨农具、木制农具,青铜农具等。铁制农具,原因是……(各抒已见)选“铁制农具”。

教师过渡:铁制农具的推广,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新问题是:当时人们仅靠人力耕作相当费劲,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回答:解决人力耕作费劲的办法是牛耕的推广。

教师归纳:春秋时期,牛耕已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促使农业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的同时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商鞅变法的背景。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于是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如:楚国吴起变法,魏国李悝变法等。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

师生活动:指导学生看教材第33页“商鞅变法的内容”。

教师归纳:各诸侯国都先后通过变法,逐步废除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取代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于是,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大变革的时代,真正体现“变”的,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变害为利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人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改造自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典型的代表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作为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赞颂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甚至超越了长城。

(请学生根据教材和都江堰相关的历史资料,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

师生互动:都江堰是哪国、谁负责修筑、一个怎样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学生独学5-10分钟)

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 战国七雄包括哪些?
  2.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
  3. 都江堰的作用及影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达标检测ZXXK]

1.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鼓励耕织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